徐然 | 创新供销合作社运行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的探讨

发布者:周思婕发布时间:2023-05-29浏览次数:14

创新供销合作社运行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的探讨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会计与金融学院 徐  然

摘  要:创新供销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供销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来增强其服务三农综合实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优化产销对接、强化金融支持和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供销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产销对接;金融支持;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创新供销合作社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一些供销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导致其服务能力不足。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供销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来增强其服务三农综合实力。

一、创新供销合作社运行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

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会影响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无法有效地推动合作社的规模化建设和服务升级;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也会影响合作社的竞争力,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潜力;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也会影响合作社与农民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难以为农民提供专业化、优质的服务。

以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芦沟镇供销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导致管理能力不足、经营效益下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该合作社逐渐失去了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导致其规模逐渐缩小。为解决这个问题,该合作社加强了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交流学习,提升了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2.资金来源不足

资金不足会影响合作社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无法满足农民对农产品销售、农资采购和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资金不足会影响合作社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难以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研发和推广,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潜力;资金不足还会影响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和信贷支持,难以获得充足的融资和贷款。

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胜利镇供销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曾经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其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业务规模和收益都受到了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合作社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吸引社会资本、发行债券、发展多元化业务等,增强了合作社的资金来源,提升了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1]

3.产销不对接

产销不对接会导致农产品积压和价格下跌,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产销不对接会限制供销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额,降低了合作社的业绩和盈利能力;产销不对接还会影响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难以维护供销合作社的稳定发展。

以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侗降供销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曾经面临着产销不对接的问题,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益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合作社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建立农产品销售信息平台、发展合作社直营店、培育农产品品牌等,加强了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实现了产销对接,提升了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2]

4.建设规模不足

创新供销合作社缺乏资金投入,建设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建设规模不足会限制供销合作社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建设规模不足还会影响合作社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可度,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建设规模不足还会影响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限制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龙潭供销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曾经面临着建设规模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的生产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合作社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土地流转等,逐步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和服务范围,提升了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3]

5.利益分配不公

供销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资金流失和财务不透明,进而导致利益分配不公;由于资金流转不畅,供销合作社无法及时支付农民的收入,进而导致利益分配不公;有些供销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或成员存在个人私心,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导致利益分配不公。

会降低农民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影响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扩大;会破坏供销合作社的团结和合作精神,导致组织内部的不和谐和分裂;会影响合作社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影响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东泉供销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曾经面临着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由于管理人员的贪污行为,合作社的资金流转不畅,导致农民的收益无法及时到账,影响了合作社的声誉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合作社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定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了利益分配不公问题的发生,提升了合作社的社会信用和公信力[4]

二、创新供销合作社运行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1.优化产销对接,提高供销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曲线乡供销合作社聘请了专业的财务人员,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了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和透明度;采取多种筹资渠道,如与政府合作、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拓宽资金来源,确保资金充足。同时,优化资金流转渠道,建立健全的资金流转管理机制,确保农民的收益得到及时支付。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仪征镇供销合作社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引进资本,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拓宽了资金来源和流转渠道;加强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产销对接,建立稳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推广品牌,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农产品供销合作社在市场营销方面创新,推广“绿色食品”品牌,开发新型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加强社员的参与意识,建立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利益公平分配,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泰山乡供销合作社建立了“一户一证”制度,确保每个社员的权益得到保障,提高了社员的参与度和信任度[5]

2.强化金融支持,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政策性银行拥有相对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贷款期限,具有一定的优势。创新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发展更多的经济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政策性银行还可以提供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帮助供销合作社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对于农村中的小微企业和农民来说,获得贷款并不容易,往往因为信用评级较低而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而如果多个供销合作社合作建立信用联盟,就可以共享信用资源,提高信用评级,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时,通过联盟,还可以共享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例如,开展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特色农业等多元化产业经营,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渠道,还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供销合作社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农村金融创新,推出符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推出与农产品销售、土地流转、农民保险等相关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6]

3.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

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如全面质量管理、6Sigma等,加强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交流学习等,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高供销合作社的整体素质;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供销合作社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鼓励和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信息化系统,包括信息化设备、信息管理平台等,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7]

比如,某地区的供销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行员工培训计划,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机制,同时推动信息化建设。供销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改善,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供销合作社在制定激励机制时,采用了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8]


参考文献:

[1]邵姝静,郭威威,毛粉兰.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以庆阳市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21,(4):108-114.

[2]李朋,张小洪.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农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J].农家科技,2023(1):25-27.

[3]李贤英.改革创新服务“三农”推进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四川省内江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剖析及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2021(6):29-31.

[4]王传雄.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优势[J].三晋基层治理,2021(3):58-60.

[5]常曾伟,石杨林,郑丽宏.回归“三农”:供销社新型助农服务体系研究——以广东廉江市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2):68-70.

[6]刘晓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审计初心与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合作经济20217):24-26.

[7]张国文.新时代推动供销合作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供销合作社为例[J].中国合作经济,2022(7):30-33.

[8]创新治理机制走好联合合作发展之路——安徽宿州市供销合作社创新形式加强联合合作的经验介绍[J].中国合作经济,2022(5):46-48.